新财富杂志

新财富杂志社出品,专注原创研究式报道,致力于追寻商业痕迹、揭示资本真相。

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五穷”魔咒下,投资机会在哪里?这些股票或被巴菲特相中?

  市场下跌,是挑战也是机遇,尤其是对巴菲特这样的长期投资者而言。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第54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巴菲特透露:在未来15年内也许会在中国作一些大的部署。按照此前巴菲特的投资标准,哪些A股公司有可能被相中呢?

  来源:新财富(ID:newfortune)作者:张天伦 

  5月的首个交易日,A股跳空低开,上证综指盘中接连失守3000点、2900点,最终收盘跌5.58%,报2906.46点,创逾三年来最大跌幅。另外,深圳成指、创业板指跌幅均超过7%。个股方面,两市再现千股跌停,跌停个股高达1062只。成交额方面,两市共计成交6579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明显放大,其中北上资金昨日净流出56.24亿元。

   

  除A股外,周一亚太股市也呈现普跌景象。其中,恒生指数失守3万点大关,收盘暴跌超过800点,跌幅达2.90%。新加坡海峡指数暴跌约3%,创出最近3年来最大单日跌幅。但日本和韩国的股市仅分别下跌0.22%、0.74%,跌幅较小。

  而在同一天,美国股市也无法幸免,三大股指均纷纷低开。其中纳斯达克指数低开超2%,道琼斯工业指数以及标普500指数均低开超过1%。

  自4月23日起,A股投资者已难拾年初时的喜色。短短8个交易日,上证综指跌幅高达11.14%,期间更是经历六连阴。A股的日成交额在4月间已经从万亿元缩减至5000万元附近,牛市的呼声与3月初相比已经弱了不少。

  根据此前多家券商的研判,在度过了春季的躁动行情后,基本面是决定未来A股能否持续走牛的关键因素。正如国信证券燕翔团队所言,在未来,若没有基本面支撑,那么大行情也很难出现。那么,此次下跌是否意味着A股的基本面、资金面出现了变化?

  01

  四月决断,公司业绩回升能否持续?

  先来看基本面。一直以来,A股市场都有着“四月决断”的说法,大致意思为每年4月,一季度的宏观数据会逐步公布,企业年报及一季报也开始披露,基本面逐步明朗;另外全国两会开完,宏观政策形势也更明朗,各种因素叠加可以帮助投资者对行情作出更明确的判断,而基本面通常也是各大券商进行“四月决断”的主要着力点。从今年的情况看,尽管开年后宏观数据不错,A股公司业绩也开始回升,但是多家券商分析师均较为谨慎。

  从数据看,2018年,全部A股近3600家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万亿元,较2017年增长12.3%,实现归母净利润3.4万亿元,较2017年减少1.5%;2019年一季度,A股公司营收增速从2018年四季度的10.8%增长到11.8%,改变了2018年二季度以来的下滑趋势,归母净利润从上季的-44%一举上升到9.9%,明显回升。分板块来看,主板不论是营收增长还是净利润增长均较中小创更为强悍。

  乍一看,A股公司业绩向好,但是在海通证券的荀玉根看来,2019年的数据之所以相对亮眼,主要还是上一季A股遭遇了大规模的商誉减值,公司业绩表现太过于糟糕,而中小创更是商誉暴雷的高发区。在荀玉根看来,A股盈利整体上处于下行趋势中,上证综指3288点以来的调整,性质上是牛市第一波上涨后的回撤,因为估值修复后盈利暂时跟不上。

  他认为,从历史的角度看,牛市第一波上涨后回撤时间在1至2个月、指数会跌10%-14%,会经历下跌-反抽-下跌-缩量盘整,因此,尽管如今空间已经足够,但是调整的时间却不充分。但荀玉根也表示,拉长时间看,上证综指2440点以来牛市的长期逻辑没变,即牛熊时空周期上进入第六轮牛市、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企业利润最终见底回升、国内外资产配置偏向A股。

  那么,此次公司业绩的回升是否会持续呢?西南证券认为,随着2019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呈现较强走势,预期A股的盈利回升仍然将持续两个季度左右,但后续进一步增长的动力或许并不是源于企业自身经营情况的好转,而有赖于改革的推进以及“体制性”、“结构性”问题的解决。其认为,从历史看,强力政策刺激虽然会带来A股的盈利回升,但市场对于这种回升并不会特别认可。此外,若政策在经济好转情形下收紧,则又会带来市场流动性的缺失,如2012年的经济刺激带来了2012年三季度到2013年三季度整整一年的盈利回升,但由于央行政策调整导致“钱荒”,市场并没有呈现持续上行。未来,需要更加关注具体的“调结构”、“去杠杆”政策变化情况。

  相对而言,中信建投更为乐观。其在分析了2019年一季报后认为,A股的盈利增速拐点已经显现,盈利成为驱动慢牛行情的基础,市场将在震荡中缓慢上行。

  光大证券谢超团队则认为,目前A股上行动能不足,下跌空间有限,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当前的增长下行是潜在增长率处于下行通道的周期波动,下行的潜在增长率会制约周期上行的高度。

  6日盘前,央行宣布从2019年5月15日开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但这一消息仍未逆转行情跌势。对此,平安证券认为,此次降准释放的资金有限,并非为了缓解最近的资金价格上涨,其目的在于鼓励中小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改善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联讯证券认为,这次降准只是一次带有对冲性质的定向宽松,其释放出来的基础货币规模与流动性回笼力量相比,并不算多,如果后续央行不进一步以OMO等手段进行配合补充,则资金面反而可能会有适当收紧的压力,因此不能依靠央行使用了降准这一总量的货币政策工具,就判定新一轮的宽松周期再度来临。

  02

  科创板会否分流A股资金?

  就在A股上涨步伐终结于4月、成交额在一个月内接近腰斩之时,科创板基金却呈现了与其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4月26日,首只科创板基金——易方达科技创新基金刚开售15分钟,已经突破10亿元的募集上限,当日上午募集金额突破60亿元,最终,全天大卖超百亿元,配售比例为9.75%。4月29日发售的华夏、富国、汇添富、南方、嘉实、工银瑞信6只科创板基金的配售比分别为:4.08%、4.72%、5%、9.09%、9.75%、22.22%。其中,华夏科创基金的配售比低至4.08%,创造了公募基金史上的最低配售比例。

  科创板基金的推出,让股票账户中没有50万元的投资者也能投资科创板。根据估算,首批7只科创板基金的申购规模已超千亿元,可见个人投资者的热忱。

  据Wind统计,2019年1月7日至5月5日,科创主题基金与科创板基金已申报未发行64只,包括首批的7只科创板基金,合计将达到71只。按照目前的趋势看,随着科创板基金的陆续推出,料将有更多资金参与科创板的盛宴。这也让投资者心存顾虑:若科创板以后行情火爆,会否有许多人抛弃A股,转战科创板?因此,对于科创板,不少投资者情感复杂,既期望科创板带来更多优质企业,又担心其会分流现有板块资金。

  那么,A股的缩量与科创板基金的发行有关吗?未来科创板是否会对A股资金造成极大的分流?

  先看一组关于科创板的数据。截至2019年5月5日,上交所共披露98家科创板受理公司,其中78家已问询。募集资金方面,98家公司合计拟募集资金972.3亿元,平均募集9.9亿。其中71公司拟募集资金小于10亿,23家公司在10-30亿之间,3家拟募集资金在30-50亿,分别为优刻得(47.5亿)、传音控股(30.1亿)和华熙生物(31.5亿),1家拟募集资金超过了50亿,为中国通号(105亿)。

  作为对比,在经过周一的暴跌后,A股的总市值依然超过50万亿元,总成交额也维持在5000万元之上,由此可见,即使如今科创板受理公司全部上市,体量依然不足A股五百分之一。

  对此,招商证券分析师张夏曾表示,在可预见的时期和当前的政策预期下,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首先,今年以来国内上市公司募资规模呈下降趋势,增量资金需求减少;同时政府积极引导养老金、企业年金入市,私募股权资金入市等等,长期来看市场增量资金有保障。其次,从节奏上来看,根据前期官方的表态,证监会将把握科创板试点的力度和节奏,或将采取企业批量进入方式,预计每年对资金的需求量可能大大小于2017年全年IPO的1000亿元左右的规模。最后,从上市门槛来看,科创板鼓励优质的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上市,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在企业准入门槛上远高于新三板,并且由于科创板对个人投资者的门槛高达50万元,因此未来科创板投资者中的机构占比可能大幅高于沪深主板和中小创。

  综合以上因素,张夏认为,科创板的设立在可预见的时间来看,对创业板的影响有限。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科创板第一批优秀标的不排除会受到市场追捧给予较高估值,通过比价效应,使得A股中优秀科技公司估值水平进一步提升。长期来看,科创板扩大了科创企业的融资途径,给海外中概股和国内独角兽上市提供了可能;清除缺少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整顿市场环境;刺激科技创新、利好实体经济;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03

  5月,券商看好什么?

  经过这一轮下跌,不少投资者对于后市感到迷茫。那么,5月究竟怎么投?多家券商均于5月发布了后市展望,提示了后期的投资思路。

  招商证券张夏认为,进入5月,投资者应该聚焦龙头,首推科技龙头,其次是金融和消费龙头。推荐龙头的主要逻辑,一方面在于4月经济数据出炉后,经济复苏预期升温,通胀升温,货币政策边际削弱,减持规模明显扩大,因此中小风格或不再领先;另一方面,5月边际增量资金来自于公募发行高峰,以及海外资金供给的边际改善,预计这两类资金偏好龙头。而推荐科技龙头的主要原因有三点:数字中国峰会以及电信日等事件的催化;半导体和智能手机的销量已经进入上一轮科技周期的最低谷,市场对新一轮创新周期憧憬较高,同时5G逐渐落地有望开启新一轮科技创新周期;在5G、云计算、智能穿戴设备、汽车电子、物联网等领域,已经看到产业进入上行周期。

  光大证券指出,5G产业链受益高景气度,建议超配,主要原因是科创行业的基本面仍较弱,减持压力大,但苹果高通和解和5G领域投资加大意味着边际好转,预计行业将出现分化,配置向龙头集中。同时,3月社融增速大幅攀升,信贷规模增长超预期,企业贷款结构特别是中长期贷款也出现一定改善,因此可以超配中小银行。

  在国泰君安李少君看来,滞涨且基本面向好的银行、非银(保险)仍是基于防御的良好选择,建议把握高景气与盈利稳定性板块。基于风险偏好维持积极态势,继续看好受益创新和改革红利的热点主题。

  中信证券秦培景更为看好外资关注品种。他认为,下一轮上涨持续时间长、上行节奏慢,增量资金偏好影响下风格更偏价值,外资偏好的品种可持续关注。具体来看,关注外资偏好、地产销售、通胀预期等逻辑支撑下的大消费板块;预计金融(尤其是银行)板块依然有底仓配置的价值。

  安信证券分析称,市场在节后可能存在一些技术性反弹或反抽的交易性机会,但在外部环境没有出现显著超预期利好前提下,这个阶段整体不宜冒进,未来一轮行情发动的引擎可能来自改革预期驱动,这留待未来观察。

  西南证券认为,5月份配置可以从之前的白马龙头为主,转向更加均衡的配置。5月之后需要根据政策变化及宏观经济走势再做定夺。

  海通证券的荀玉根则从业绩报表中寻找行业盈利回升趋势以及盈利与估值匹配度较好的行业,例如通信、国防军工、银行以及白酒。同时,他认为,随着新时代我国经济体由大变强,各行业集中度正逐步提升,龙头公司更受益,上市公司业绩数据也表明龙头公司业绩更优。从性价比的角度来看:在成熟的传统行业中,从PB-ROE的标准来看,最具备性价比优势的是银行、地产、建材行业。在具备成长性的行业中,从PE-G的标准来看,家电、白酒等食品饮料板块具备优势。从政策驱动的角度来看,科技龙头和券商将持续受益。

  04

  哪些股票有可能被巴菲特相中?

  市场下跌,是挑战也是机遇,尤其对于巴菲特这样的长期投资者。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第54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巴菲特透露:在未来15年内也许会在中国作一些大的部署。按照此前巴菲特的投资标准,哪些A股公司有可能被相中呢?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发表了一篇题为《哪些A股可能会被巴菲特慧眼相中》的报告,筛选了相关标的。

  在2018年的股东会上,巴菲特透露了其在中国市场的选股标准:只有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20%而且能稳定增长(连续10年)的企业才能进入其研究范畴。而且,他还认为,只有在估值水平低的时候才可以买入,认为在PE和ROE两个数字差不多的时候估值相对合理(如PE20倍,ROE20%)。在对此标准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后,李迅雷选出了可供参考的25家公司:

  格力电器,双汇发展,海康威视,贵州茅台,济川药业,海天味业,德赛电池,美的集团,承德露露,大华股份,信立泰,华夏幸福,海澜之家,苏泊尔,华帝股份,通策医疗,东阿阿胶,海信家电,金螳螂,荣盛发展,宇通客车,万华化学,福耀玻璃,青岛海尔,正泰电器

  李迅雷认为,学习巴菲特的选股之道,只要把握两点就可以了:一是公司质地足够好,二是估值水平足够便宜。但要同时符合这两点,基本上是要在熊市里买股票,而国内大部分投资者在熊市下跌的时候,往往又担心地板价之下还有“十八层地狱”,唯恐溜之不及。而此次A股的下跌,无形中又给了A股投资者一次心理博弈的机会。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新财富杂志)

精彩推荐

我要投稿

  • 投稿须知:点击查看
  • 投稿邮箱:wetg@p5w.net

  • 扫描二维码,随时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