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用45天,科创板申报企业就达100家,这百家企业中,江苏企业数量仅次于北京居于第二位。在江苏,苏州、南京和无锡三地申报企业最多。
近日,提交了申报稿,拟科创板上市,公开发行不超过2000万股,占发行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
IPO日报发现,祥生医疗的收入利润难称第一,但是有一项指标,祥生医疗绝对遥遥领先,那就是董事长年龄。
180岁董事长掌舵家族企业据了解,祥生医疗成立于1996年,截至目前,莫善珏担任祥生医疗董事长,间接持有祥生医疗8.1%的股权。
IPO日报发现,莫善珏出生于1940年,年近80岁高龄,毕业于北京大学声学物理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Choice金融终端显示,截至5月6日,在全部A股上市公司中除了太阳电缆的董事长李云孝、海天精工董事长张静章均出生于1937年之外,其余A股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均比莫善珏年轻。如果成功上市,也就是说,莫善珏有望成为“科创板第一年长”、“A股第三年长”的上市公司董事长。
与此同时,IPO日报查询发现,莫氏家族拥有对祥生医疗的绝对控制权。
据悉,祥生医疗的第一大股东为莫若理,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祥生医疗77.43%的股权,其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与莫善珏为父女关系。
此外,祥生医疗研发中心副总经理陆坚间接持有祥生医疗9.15%的股权,且为莫若理为夫妻关系。
2019年4月17日,上述三人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持有祥生医疗94.68%的股权。
2主攻彩超,利润增长快据了解,目前临床应用较广的医学影像设备包括X线、CT、磁共振(MRI)、超声等四类。
祥生医疗是超声医学影像设备及相关技术的提供商,且主要经营一种业务,即超声医学影像设备研发、制造、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
超声医学影像设备可分为黑白超与全数字彩超。
黑白超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人体中传播时,不同器官的声阻抗不同而产生不同强度的反射或散射回波,并将这些不同强度的回波转化成不同亮度的灰阶值形成黑白图。
全数字彩超则在黑白超声的基础上引入了对血液流动或者组织运动的多普勒效应检测,可以获得血液流动的方向、速度、流量等信息。
Signify Research数据显示,我国超声医学影像设备的市场规模为28449台/套,预计2022年增长至60376台/套,年均复合增长率13.4%。
或许是得益于行业的增长,祥生医疗2018年全球销售8621台/套超声医学影像设备,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47%;2018年国内市场销售了超声医学影像设备1644台/套,占国内市场份额的4.06%。
祥生医疗的营业收入由2016年的16695.05万元上升至2018年的32696.57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2.67%,净利润也由3046.55万元上升至9506.31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6.65%。对此,祥生医疗表示,如果超声医学影像设备市场需求和供给情况发生不利变动,可能对公司未来的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从细分领域来看,IPO日报发现,祥生医疗的收入主要来自彩超。
2016年-2018年,祥生医疗彩超产生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522.22万元、20536.62万元、26908.66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75.01%、75.61%、82.3%。
3毛利率及研发比例低于同行虽然祥生医疗的业绩稳步,但其毛利率却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
申报稿显示,2016年-2018年,祥生医疗的毛利率分别为57.49%、59.42%、61.14%,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同行业可比公司超声毛利率平均值分别为63.68%、65.3%、64.49%,祥生医疗近三年的毛利率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
对此,祥生医疗表示,公司的毛利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有差异,主要是在于公司的外销占比高,直销占比低。
IPO日报查询发现,祥生医疗确实存在上述的情况。
申报稿显示,2016年-2018年,祥生医疗外销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2449.77万元、20329万元、24560.78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74.57%、74.84%、75.12%。祥生医疗采取的销售模式为经销和直销,其中直销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169.4万元、8831.66万元、10112.25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12.99%、32.51%、30.93%。
除了上述原因,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毛利率呢?
IPO日报查询发现,2016年-2018年,祥生医疗的研发费用率(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6.93%、12.19%、12.65%,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7.39%、15.98%、15.39%,祥生医疗在研发费用上的投入比例同样比同行业可比公司低。
记者 邓皓天
排版 潘洁
编辑 许伟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IPO日报)
本文系全景网《全景号》特约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