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问人物

暂无介绍

“芳华”已逝的冯小刚,还能重返巅峰吗?

     

  文:米小路 主编:高原 音编:博华 设计:于珮瑶

  在上映第36天时,《芳华》斩获了14亿票房,成为冯小刚执导的电影中票房最高的电影。庆功宴上,他和王中磊穿着大红外套,后者在微博中写道:庆功为引,开心为实。而冯小刚的微博中却毫无痕迹。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芳华》上映前后,冯小刚的微博转发各种宣传信息,张国立、葛大爷现身“打call”,网友在微博下的评论他都挨个回复,以往怼院线、怼观众、怼影评人的他甚至还在微博中引用了影评人的话,可见华谊和冯导自己,对这部电影寄予了多少希望。  

 

  过去的几年对华谊来说可谓艰难。公司出现亏损,做明星资本化和短期借壳炒作遭遇强监管,多部影片遇冷,院线和发行环节问题频现……而《芳华》与《前任3》上映同期,华谊兄弟股价应声而涨,两部电影均贡献了超过10亿的票房。冯导和王氏兄弟或许可以稍展笑颜了。

  iAsk

  赶上时代又错过时代的他

  凭什么稳赚票房?

  冯小刚十八岁时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考大学、一个是当兵。考大学要花钱交学费,而当兵管饭、发衣裳还有津贴。于是他选择了去当兵,为的是“不让母亲再辛苦地养他”。

  父母离异后与母亲、姐姐搬出大院的冯小刚,在少年时期经历过穷困潦倒,这锻造了他那种毫不认输、玩命向上爬的蝼蚁精神,同时也造就了他骨子里那股拧巴劲。

  于是有了后来《永失我爱》中吊儿郎当但心地善良,因患病而赶走爱人的苏凯,有了《甲方乙方》中那句经典的“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幸福的,而没有房子的婚姻则更不幸福。”他拍的都是底层人民真实生活中的柴米油盐。  

 

  那真是一个黄金时期啊。8、90年代的中国,大众未被模式化的电影洗脑,电影院的普及、摄影技术的改进又点燃了华夏大地的观影热潮。那时候的中国导演,就如同民国时期的作家一样,他们不懂得所谓的好莱坞剧作技巧,反而拍得出土生土长最朴实、由灵感而来的贴近“人”的作品。

  那时候,刚刚温饱的中国人民备受高速市场经济下的生活压迫,另一方面又开始被培养起了审美意识,最能赚喝彩的是沉重写实风格或艺术感强烈的片子。像张艺谋的《活着》、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徐克的《黄飞鸿》、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而冯小刚虽然出身是场记和美工,但他不像老谋子、陈凯歌是科班出身,野路子的他最熟悉的还是嘻嘻哈哈穿梭在北京小巷中的无业青年、常年被淹没在刺鼻油烟味中的厨子,要他深刻也深刻不起来。  

 

  他拍过几部文艺片,可惜没过审,直接被毙掉,他非常沮丧,甚至绝望。后来有在部委里工作的朋友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提点了冯小刚一句:干嘛非得拍悲剧呢?中国人民也没都生活在悲惨之中啊。

  于是,他看准了春节这个娱乐消费的高峰期,凭《甲方乙方》开创了电影贺岁档。加上后来的《一地鸡毛》、《不见不散》等,主角都是小人物,他们大都有点小聪明、愤世嫉俗但又心存善意、如蝼蚁般艰苦奋斗,有着一些看似可笑的梦想,总是让观众笑着笑着被感动,又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当然,贺岁片是节庆时期上映,主题本不能太深刻,要能逗人开心。这也成就了冯小刚的标签之一——“迎合”。

  从1997到2004的贺岁档,冯小刚几乎年年稳赚高票房,但一个创作者最忌讳的是作品定式化和创造力的枯竭。在这期间《卧虎藏龙》火了,还有艺术性超前的《英雄》《十面埋伏》等,中国的大片时代逐渐到来。市场开始变了,冯小刚也必须要开始思变。  

 

  总有人戏称冯小刚为“冯裤子”,一是因为他为了拿到电影资源而到处拉结关系,二是他的电影没有人文关怀。04年,他就让《天下无贼》里的贼鸳鸯捡回了人性,为了帮素不相识的傻弟弟跟道上人结下梁子,最终生离死别。你们不是要人文关怀吗,这总够了吧。自此,冯小刚的电影里有了好莱坞的影子。

  转眼到了07年,冯小刚脑洞一开,说也要来拍个有深度、有思想、有画面的大片,还要搞个《哈姆雷特》的中国版,顺便模仿一下《雷雨》。于是《夜宴》诞生了。权利、欲望、腐朽,甚至古朴优雅的中国风,这些以往离冯小刚远得不能再远的词,在这部作品里交织在了一块。

  但缺少好编剧是中国影视界最残酷的现实之一,故事讲不好尤其是恢弘大历史片最大的bug。所以就算这部大片据说投入巨资,但像《无极》一样被口水淹没也不算出乎意料。可惜之前拍了那么多剧情片,冯小刚也还是没走出叙事拖沓、对白不伦不类的魔咒。不过想想老谋子、陈凯歌拍的大片都被骂惨,非科班出身的冯导也不算亏了。

  可他还是不甘心,不愿意再迎合。钱赚够了,之后的野心是要拍出能俯瞰时代的宏大历史题材的片子,他要被后世铭记。

  《集结号》《唐山大地震》《1942》再次显示了冯导的转型速度,也都可以说是各自领域中的优秀电影。《1942》从最初策划到最终成片上映,历经10多年,然而票房非常惨淡,几乎亏本。

  冯导忘了,80、90后已经成为电影市场的消费主力,这个时代的观众已经不是当年那波追逐冯导的他们了。  

 

  看什么小人物的奋斗,看什么家国情仇,他们要的是视觉震撼,要的是脑洞大开的纯娱乐,他们蜂拥进影院,为的是看《变形金刚》《功夫熊猫》和《速度与激情》,也为了《人在囧途》,可就是不买冯导的账。

  在《1942》上映的2012年,中国电影票房排名前10中有7部都是海外片。上一年,《变形金刚3》以10.81亿成为中国大陆票房最高的电影,这年,《泰囧》以12.67亿取而代之。而《1942》只有3亿,没进前10。

  破罐子破摔,干脆拍部彻底的商业片呗,你们爱看就看。果然《私人订制》收获7.18亿票房,刷新他的票房记录。这下冯导彻底绝望了,我认真拍的电影没人看,随随便便拍的片子你们倒屁颠屁颠来,我还拍个锤子。

  所幸冯导没有自暴自弃,仍在不断探索自己的边界。《我不是潘金莲》甚至首次探索了圆形画幅的形式,还拍了以往几乎在大荧幕上看不到的上访题材,不得不说,冯导多次以一己之力刷新了审查尺度的上限。他所关注的再次回到了遭受苦难的小人物上。

  iAsk

  为何年近六十才拍出了年少时的青春?

  2012年左右,伴随着互联网到来的是中国电影的强势崛起。这次跟90年代一样的是观众数量烈度式膨胀,带来了电影票房的跨越增长。从90年代的单部电影最高千万票房到千禧年首次破亿花了十年,到12年破10亿,15年破20亿,17年破50亿……消费群体强势崛起,大众口味几乎朝夕相迥,分流也更明显。

  多年被国外影片打压的国内电影行业开始反弹,《速度与激情7》《美人鱼》和《战狼2》轮流坐上票房最高的宝座,以往稳赢的大片也不再具有绝对号召力。

  这个时代,谁能握准观众的喜好?

  不好意思,最好的导演、最牛的影片人都说不准这事。要让观众买单,就得有足够的特色,甚至高傲的姿态。当然,也不能太晦涩,否则观众看不懂。历史片、动作片、玄幻片、喜剧片、青春片……给80、90后看的片子都挤爆了,似乎没有人回过头来关注一下60、70后?  

 

  拍了《老炮儿》后的冯小刚越发怀旧了,他的思绪飘到了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大院。那时,他20岁,在美术组画布景。

  舞蹈队里跳《草原女民兵》的女孩子是真美啊!夏天的晚上,她们洗完澡光着脖子穿军装,身材好,脖子长。挎着脸盆一群走过来,空气都香了。这些偶像,他却只能远远看着,讲不上话。

  可惜啊,改革开放后没多久文工团就解散了,他连故意走近女孩子们去闻那股发香的机会都不再有了。

  后来,严歌苓给他寄来了自传性质的小说,写的正是文工团的岁月。青春、怀旧、历史、战争……这些词迅速在他脑中聚集起来,他要做一部追忆芬芳年华的片子,还要能映衬对人性、对历史的思考。想一想,自己都年近六十了,再不拍,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了。

  四十年前的场景,现在想起来,“脑中只剩下最宝贵的东西”。那些埋藏在内心深处的女兵情结铸造了《芳华》。

  这种情结贯穿整部电影。当时冯小刚海选女演员时就要求必须素颜面试,后期宣传电影带女孩子们素颜出席,还让主持人现场检验。再看片中萧穗子啃西红柿的特写,女兵们穿着泳衣打闹,嗯,还是当年那个直男冯导。  

 

  电影上映后,一个节目上,冯小刚见到了阔别数十年的文工团女兵们,平时寡言少语的他却叽叽喳喳说得停不下来,还吃上了队长杨慧做的饺子。被骂煽情也好,故事衔接不佳也好,他这一生最爱的三样东西:电影、饺子、女人,也算圆满了。“老天爷很厚待我。”

  《芳华》的观看人群中,45岁以上观众占35%,而在华北、西南、华南地区,中老年观众贡献度更高,均超过50%。可见冯导确实打了一副好牌。

  艾问每日人物想说

  靠着《芳华》,冯小刚再次回馈给华谊一个大礼。当然,《前任3》也功不可没,华谊这些年来一直在尝试多元化经营,从陆川到曹保平、管虎,再到这次的田雨生,冯小刚早就被奉为老一辈甚至老两辈。另外,万达、阿里、光线等都在抢夺市场份额,还有无数新崛起的公司。

  所以,华谊近年的亏损靠冯小刚是挣不回来的,但没有了冯小刚,台柱子就倒了。

  冯小刚的贺岁片凭什么能稳赚票房?他赶上国民电影需求的大时代,他知道怎样拍出让普通人又哭又笑的作品,这是功力。但他不只会迎合,而有着对于艺术追求的情怀,虽然他的片子总是好货中夹杂着一两个为赚票房的“次货”。怎么握准观众口味,冯小刚似乎凭借怀旧的《老炮儿》《芳华》找回了些许感觉。荣耀与贬损,他多年来已经历太多,是迎合还是高傲,冯导心中早已有数,希望以后能继续做好他最擅长的事——讲好故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艾问人物

精彩推荐

我要投稿

  • 投稿须知:点击查看
  • 投稿邮箱:wetg@p5w.net

  • 扫描二维码,随时阅读文章